父子相处最亲近的时刻
1922年我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时候,父亲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
安庆当时也叫怀宁。
父亲给我取名“振宁”,其中的“振”字是杨家的辈名,“宁”字就是怀宁的意思。
我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
1928年夏父亲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就任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
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abcde……”;
当然也教了我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
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
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唐虞夏商周……”干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等。
父亲少年时候喜欢唱京戏。
那一年在厦门他还有时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不过他没有教我唱京戏。
只教我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父亲的围棋下得很好。那一年他教我下围棋。
记得开始时他让我十六子,多年以后渐渐退为九子,可是我始终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
一直到1962年在日内瓦我们重聚时下围棋,他还是要让我七子。
在厦大任教了一年以后,父亲改任北平清华大学教授。
我们一家三口于1929年秋搬入清华园西院19号,那是西院东北角上的一所四合院。
我们在清华园里一共住了八年,从1929年到抗战开始那一年。
清华园的八年在我回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
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头,不大与外界接触。
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在我的记忆里头,清华园是很漂亮的。
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我们都曾经研究过。
父亲常常和我自家门口东行,沿着小路去古月堂或去科学馆。
这条小路特别幽静,穿过树丛以后,有一大段路左边是农田与荷塘,右边是小土山。
路上很少遇见行人,春夏秋冬的景色虽不同,幽静的气氛却一样。
童年的我当时未能体会到,在小径上父亲和我一起走路的时刻是我们单独相处最亲近的时刻。
在艰苦日子里坚持学业
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
到了十一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中一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
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父亲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我常常翻看。因为当时我的外文基础不够,所以不能看得懂细节。我曾多次去问父亲,他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尔给我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一家先搬回合肥老家。
后来在日军进入南京以后,我们经汉口、香港、海防、河内,于1938年3月到达昆明。我在昆明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没有念高三,于1938年秋以“同等学历”的资格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8到1939年这一年,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却不赞成我念数学。
他认为数学不够实用。1938年我报名考大学时很喜欢化学,就报了化学系。后来为准备入学考试,自修了高三物理,发现物理更合我的口味,这样我就进了西南联大物理系。
抗战八年是艰苦困难的日子,也是我一生学习新知识最快的一段日子。
我还记得1945年8月28日那天我离家即将飞往印度转去美国的细节:清早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
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记得她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很镇定。
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
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了。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
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
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
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迸发,不能自已。
“有生应感国恩宏”
1946年年初我注册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选择芝加哥大学倒不是因为它是父亲的母校,而是因为我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去了芝大。当时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数学系都是第一流的。
我在校共三年半,头两年半是研究生,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一年任教员,1949年夏转去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父亲对我在芝大读书成绩极好,当然十分高兴。
更高兴的是我将去有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可是他当时最关怀的不是这些。
而是我的结婚问题。
1949年秋吴大猷先生告诉我胡适先生要我去看他。
胡先生我小时候在北平曾见过一两次,不知道隔了这么多年他为什么在纽约会想起我来。
见了胡先生面,他十分客气,说了一些称赞我的学业的话。
然后说他在出国前曾看见我父亲,父亲托他关照我找女朋友的事。
我今天还记得胡先生极风趣地接下去说:“你们这一辈比我们能干多了,哪里用得着我来帮忙!”
1950年8月26日杜致礼和我在普林斯顿结婚。20世纪50年代胡先生常来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曾多次来我家做客。第一次来时他说:“果然不出我所料,你自己找到了这样漂亮能干的太太。”
父亲对我1947年来美国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与翌年我的博士论文特别发生兴趣,因为它们都与群论有密切关系。1957年1月吴健雄的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以后。
我打电话到上海给父亲,告诉他此消息。
宇称不守恒与对称有关,因而也与群论有关,父亲当然十分兴奋。
那时他身体极不好,得此消息对他精神安慰极大。
1957年我和杜致礼及我们当时惟一的孩子光诺(那时六岁)去日内瓦。
我写信请父亲也去日内瓦和我们见面。
他得到统战部的允许,以带病之身,经北京、莫斯科、布拉格,一路住医院,于7月初飞抵日内瓦,到达以后又立刻住入医院。过了几星期,父亲身体渐渐恢复健康,能和小孙子去公园散步。
他们非常高兴在公园一边的树丛中找到了一个“secret path”(秘密通道)。
每次看他们一老一少准备出门:父亲对着镜子梳头发,光诺雀跃地开门,我感到无限的满足。
有一天他给致礼和我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今天的年轻人恐怕会觉得这两句话有一点封建味道。
可是我以为封建时代的思想虽然有许多是要不得的,但也有许多是有永久价值的。
1960年夏及1962年夏,父亲又和母亲两度与我在日内瓦团聚。
致礼、光宇和二弟振平也都参加了。
每次团聚头两天总是非常感情冲动,讲一些自己的和家人与亲友们的遭遇。
以后慢慢镇静下来,才能欣赏瑞士的一切。
灵魂深处的愿望
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
这当然是统战部或明或暗的建议,不过一方面也是父亲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
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我影响极大。
那些年代在美国对中国的实际情形很少知道。
三次见面使我体会到了父亲和母亲对新中国的看法。记得1962年我们住在Route de Florissant,有一个晚上,父亲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
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那时还没有制成原子弹,父亲也不知道中国已在研制原子弹)。
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
从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从前……,今天……。
正说得高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要专讲这些。
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站排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父亲很生气,说她专门扯他的后腿,给儿子错误的印象,气得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我知道他们二位的话都有道理,而且二者并不矛盾:国家的诞生好比婴儿的诞生。
只是会有更多的困难,会有更大的痛苦。
1971年夏天我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那天乘法航自缅甸东飞,进入云南上空时,驾驶员说:“我们已进入中国领空!”当时我的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
傍晚时分,到达上海。母亲和弟妹们在机场接我。我们一同去华山医院看望父亲。
1972年夏天我第二度回国探亲访问。父亲仍然住在医院,身体更衰弱了。
次年5月12日清晨父亲长辞人世,享年七十七岁。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