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的题目应该是关于独处,后来转念一想,对于现在的我们,离开手机的应该更为贴切,更是独处的首要关键!离不开手机就别提独处。”
不能说手机不是个好东西,毕竟给生活带来了那么多方便呢,只是过分依赖,我感觉不就不算太好的事儿了。在这一点上,好像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更依赖一些。
常常有人邀请我参加起聚会或者ktv,我基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倒不是我内向,不合群。我把这种活动称作“僵尸聚会”以往的经验大多数都是各自拿着手机,人在心不在,低着头手指不停动弹,对身边的人无言以对的尴尬,大家都有着不喜欢说话的充足理由,这对看不过去要站出来热场子的人极为挑战,但热到最后的结果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既然如此,在我看来等同于换个地方玩手机,何必浪费时间呢。因此我更愿意与好友单独约会,或者三俩好友也不错。
如果有机会能和朋友因为某些话题而引起的喋喋不休,忘记手机的存在,我会特别享受当下的状态,我知道我们都在同一个频道里,大家融入了彼此世界里共鸣。走心真好!
很幸运我的朋友都是一群充实饱而又满思想独立的人,他们都有个共通点,每每与他们约会见面,都会很自觉的收起手机甚至是调整成静音模式。这使我需要拿手机工作而不得不时刻关注手机的人有些羞涩。在谈话之中就很容易发现他们是个有趣的人,侃侃而谈,即使沉默的时候也是一种安静的分享并不尴尬,他们不需要靠手机找存在感,因为除了网络社交,真的还有太多的事要做,手机应该仅仅是最基本的通话联系工具。不依赖的手机的人基本上都会是有趣的人。
我和好友相互间也有着这样的默契,大老远看见对方就开始整理手机收进包里,要是偶尔忘记,彼此之间也会说“嘿,都看见我了,还不赶紧收了你那破手机”!我很喜欢这样。
我有一位相识有十年的闺蜜,经常打电话找她都找不到人,夺命连环call也没用,她不是那么在意外界的社交活动,平时也不用微信扣扣,丢手机在一旁或者关机,把自己关在房间画画是常有的事。什么时候突然想起看下手机才回我电话,(怎么有点以前毕毕机古董的意思)
她有时会带着歉意问我怎么受得了她这样,觉得每次找我的时候都可以找的到,而我找她就要靠那么点运气了,我开玩笑说,哪天我遇到危险求救绝不会找你!可偏偏我又记得她电话号码。有时候她立马接了电话,我还真有点不习惯。索性我并不想打断她这种状态模式。如果有着自己执着爱的事情可做,离手机远点挺好!
记得之前和石头帮姑娘拍写真,女孩边看手机边拍照,以至于出片的大部分都是手机合影。当时我有意让她放下手机,她说:不拿手机会没有安全感“我大概猜到,这姑娘应该不看手机睡不着觉,起床睁眼第一件事看手机。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即便对着手机发呆也要看才踏实,保持着比爱人还要亲密的关系。
曾几何时,我同样对手机这玩意爱不释手,除了看手机也没啥正经事,搞的自己似乎比国家总统还忙的神秘感。不论遇到什么问题,有着怎样的情绪,先发个“深奥莫测看破红尘”的朋友圈再说。其实那时候的状态真的挺糟糕的,表面上看起来生活丰富,实际空虚的不得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没什么真材实料,可以说,无聊到如果不看手机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就像是科技毒品,生活基本就停滞不前,迷茫感也随之围绕着我。
去年,我和一位老友一起出行,出发之后的一路上她头基本都是低着,我试图跟她找些话题扯,她回应了几句之后继续“低下头,举起手”当时我感觉她就快要带着手机消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一种很深的距离感。后来我问她,她只是说“你不懂我”
从那之后我们渐行渐远。我深切的感觉到手机将联系往来这种事情变的很方便,甚至有那么一点“廉价感”。再也不用费劲的跑去电话亭排队只为寒暄几句,也看不到排列工整的亲笔书信,这些原始的沟通方式都是弥足真贵的纪念,而科技网络几乎全部瓦解。人心之间隔的越来越远。沟通起来越来越吃力。都只愿意在社交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状态而不愿意亲口诉说,那我们是该庆幸还是遗憾呢?
有时候和石头出门吃早餐,他总是会习惯性要带手机出门,顺便帮我带上,我心里会有点小排斥,他吃早餐的时候就开始做分手机的游戏,你一个,我一个。然而我并没有时刻迫切的想要知道朋友或外界的动静。所以如果出门离的不是很远,或者跟朋友一起,我都不会想起要带上手机,有时候那东西真的会觉得是累赘,会影响我和朋友们之间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和全心全意的交谈。
找到自我的一种很棒的方式应该是独处,独处可以让一个人很迅速的自我认知和提升,这些是把所有精力放在手机上而得不到的快感!我听到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方向和动力,也许不能全部归咎于手机,但是和网络这些也逃不了关系。讯息太多容易迷惑。最根本往往都没有愿意面对自己,和自己谈谈。
咱们这一代人还一无所成就浮躁,大多觉得自己太好,往往是什么都想要,而什么都得不到。
我小时候因为是独生的原因,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机会很多。那时候又接触不到网络,常常自己和自己对话聊天,以前还觉得病态或者精神不好,现在觉得是一个蛮有趣的体验,算的上是独处的一种吧。
当然独处指的不是“宅”。一个人玩电脑,看电影,听音乐都不算是独处,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情绪思维。独处最多也只能是,看书,画画,练字,写作。这些行为都能够作为审讯自己的踏板。最大程度上的屏蔽外界的讯息干扰,放任自己的想像或停滞。要在独处时意识感觉到自己,才能感受到随之而来的种种情绪释放,这个时候应该才是最冷静的。
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喜欢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一定都不会太差。精神或者生活上都会比较丰富,自然不用依赖社交网络来寻求肯定和存在感。网络有时候不太像个温暖的东西。
之前看过乐嘉关于独处的一段采访,他说,“他工作的档期每一天都会被排的分毫不剩,上厕所拉屎的时候都在写书,但是,每一年,都会拿出一天的时间,打坐,什么都不干。只有在这一天当中,脑袋是最清晰,收益最大。”我觉得有意思,想尝试。
有个说法是,独处是种能力,需要练习,在独处之前先放下手机,以现在的情形看放下手机也是种能力。如果你能放下手机,关掉一会儿,一个小时,一个上午或下午,一整天,会有很不一样的体验吧。未必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和无聊,或许还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被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很多地方,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获得幸福感。可以去锻炼,看书,画画或者所有喜欢的事。
今天早上,我一个人去吃早餐,想着之前的早餐店吃了一年,换换口味。去到陌生的一家早餐店,老板很和善。我点了一粉蒸米粉,蒸了很久才端上来,比我平常吃的要柔软和细腻很多诶。老板直接拿小铁盘装着食物,没有嫌清洗麻烦用塑料袋裹上一层,这样就不会散发有毒物质,突然心情超好,吃的好香。早晨温和的阳光投射到我身上。
我愿与手机保持和平的距离,绝不做它的傀儡,也不会被它占据我全部的生活。
文/ 芫子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