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家,我去参加了同学聚会。好多年没见,很多人变化都太大了。当年那个玩乐队写诗的小伙子,成了大腹便便、骑着电动车买菜的大叔,当年白裙飘飘斯文秀气的女神,也都成了为房贷发愁、三句话不离老公孩子的宝妈。

30岁之后,我才明白的5个人生歪理

我们互相看看,先是尴尬,后而都释怀地笑了。

终于,喊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我们,一起变成了人海中最平庸俗气的人。

是我们变了?

并不是。只是到了三十而立的阶段,我们活得更清醒了。

关于30岁,我最近其实有所思考。

年轻的时候,和这个精彩的世界不断碰撞,听过了很多“大道理”。

那些“醍醐灌顶”的话,经常让我热血沸腾。

可活了30年,走在人生半坡上,越来越失望地发现,道理说起来都天花乱坠,其实根本没什么用啊。

有些甚至是毒鸡汤。

所以今天,我就“斗胆”写几句关于30岁感言吧。

说说那些你经常听到、被灌输的“鸡汤”,背后藏着哪些我们都逃不开的真相。

“感谢伤害过你的人”

说件旧事吧。lz16.cn

我们小时候读书,基本没有“择校”这一说,完全遵照就近原则。

小学,就在最近的乡校;中学,就到镇子上的学校。

只有家里条件稍好的,才有机会去县城读书。

我家境很一般,本是没有条件的。

可我那时候很瘦小,经常受乡里的大孩子欺负。

上学路上被抢馒头是常有的事,最严重的一次,连人带书包被推进村口的臭水沟,从那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去好学校,远离这些“刁民”。

我给父亲磕了不知多少头,他才咬咬牙答应。

在县城,我辣酱就馒头不知吃了多少学期,也从没抱怨过。

好在,县城的学校有更好的资源和视野,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之后,一步一步来到城市扎了根,有了自己的事业,打下一片天地。

有次回老家,和发小吃饭,他们问我可还记得当初欺负我的那群人。

我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都过去了。

他们又打趣地说:“你可得感谢他们,要不是你被逼急了去了县城读书,哪有现在这么风光。”

我笑了笑说,不计较就行了,感激?不必了。

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感谢伤害你的人。

甚至还有一大把这样的书在卖。

这简直是天下第一大谎言。

扪心自问,如果我被欺负得一蹶不振,无心读书,早早辍学回家种地呢?

如果我在外地撞得鼻青脸肿,事业毫无起色,更别提什么成功呢?

谁还能说出让我感谢伤害这样的话。

每个人的上坡路,都是自己用无数个日夜的隐忍和付出换来的。

当我们拼尽全力爬出生活的坑,又为何要去装宽容,感谢给你挖坑的人?

他们伤害你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你成长,我30岁了,未来的每一天都很宝贵,我只想花时间感激做了正确选择的自己,以及始终心疼我的亲人。

对那些伤害过我的人,不报复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宽容。

“多个朋友多条路”

20多岁的时候我也很喜欢广交朋友。

饭局上遇见一帮不认识的人,几杯酒下肚,个个都开始互称“兄弟”。

天南的海北的,熟悉的不熟的,都能攀上“哥们儿”。

这大概是年轻人特有的社交活力吧。

但越逼近30岁,我发现越“难”交朋友。

一是“新的”来不了:中年人都自带防备心,最怕对方怀着利益目的接近你,不再是一杯酒就敢交心。

二是“旧的”留不住:人生轨迹不同了,平时联络得少了,意见有分歧了......一点小事都能让你无意中失去一个朋友。

你会发现到最后,能让你称之为朋友的只在少数,剩下的是熟人罢了。

不过现在的我,开始享受这种“稀有”却“精悍”的交友状态。

三千泛泛之交,不如二三知己。

还有人能在困难的时候拉你一把,有人在失意的时候陪你大醉,有人在得意的时候分享畅快,足矣,跟太多不值得的人走得太近,除了添堵,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不如推掉一些无意义的聚会酒局,多珍惜眼前人,人生都会变得清爽许多。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从农村出生,很多朋友都问我怎么改变命运。

我从来不会告诉他们:“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因为我害怕,可能有些忙,只是瞎忙。

而那些交给时间的,不过是浪费时间。

很多时候,玩命努力是不一定会成功的,也许只是在一个死胡同里来回转,像只无头苍蝇。

我曾经就是这样。

在杂志社里,我足够勤奋上进。

每天都会早早到公司,经常主动加班。

看上去很忙,但其实都是走套路写稿、按部就班报道。

在这些重复性工作里,根本没有明确的提升目标,也没有思考过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几年下来,行业没了活力,自己没了动力。

哪怕再继续努力个10年20年,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别提事业前景了。

没有方向的努力,有什么意义?

这时候公众号开始兴起,我又有足够的写作功底和热情。

干脆大胆地开了自己的账号,在我最擅长的领域,放手一搏。

于是现在我能说:会思考,会选择,会把握机会,远比盲目努力重要得多。

到了30岁,人生这场马拉松已经跑到将近一半的距离。

你再也不能像一开始那样不顾一切全力冲刺,而不思考自己到底想去哪里。

这个世界上努力的人多了去了。就像你看李佳琦,不能只看到他一年直播389场,也要看到他踩对了视频直播的风口,选对了适合他的路子。

只有打对了选择的第一枪,之后的努力,才会把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大不了,从头再来”

年少的我也常这样“潇洒”地安慰自己。

这份工作不满意?没关系,大不了找下家。

手头的项目完成得不好?没关系,大不了弃了重来。

自立门户万一失败?没关系,大不了重新开始。

然而越是成长,越发现这句话除了自我麻痹,其实用处不大。

有位名叫Meg Jay的心理学博士在TED演讲上说过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你告诉一位年轻人,「没关系,你还有10年的时间,到时你的生活会重新开始」。

10年后会发生什么?

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你已经偷走了ta的紧迫感和雄心壮志。

所以,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们都曾以为自己有的是时间,老想着,哪怕失败了,大不了逆风翻盘,后来居上。

可真相是,普通如你我,人生翻盘的机会,少之又少。

尤其到了30岁,已不再有“豪情万丈”的资本,再相信这句话,只会让你更松懈,低估时间的力量。

上仍有父母,下将有子女,还是告别年少轻狂,谨慎些好。

年轻人走错了路也许还可以重来,我们却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承受不起大的变动和波折了。

容不得心猿意马,出什么差错。

这不是悲观,而是给自己一个“势在必得”的决心。

放下轻浮,不断升级,保持与时俱进的节奏,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我们才不会慌,不会乱。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

知乎上有人问: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庸俗的?

高赞回答是:“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维持上。一日三餐,水电房租,采购食物,不知不觉下班时间就没有了,再不知不觉,双休日也没有了。

然后随着年纪的增长,需要我们维持的事物会越来越多,事业、伴侣、孩子、父母......”

是的,就像读书时,十几岁的我无需去维持什么,有父母做我的保护伞。

那时我很喜欢萧红说的:我所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山和飞鸟。

可到现实社会中打了几个滚,外有公事内有家务,我所想望着的都变成了,房子,车子和钞票。

很俗,但很真实。

人到了30岁,谁还敢说自己宁愿孤独,也不向生活低头?

父母生病,你敢不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医生?

领导训话,你敢不低头接受点头应和?

孩子上学,你敢不抠抠搜搜省钱买学区房?

正如作家李月亮所说:“生活这把杀猪刀,最先杀的就是人身上的锐气、傲气、不服气,然后再给你抹上泥土味的庸俗气。”

心气再高的人,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不过,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

当你学会了接纳这一切,享受这一切,努力让父母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穿梭在平凡的人群中来去自如。

这难道不算一种了不起么。

其实30岁是个尴尬的年纪。

以为自己还是自命不凡什么都不怕的年轻人,突然就来到需要更多智慧和谨慎的阶段。

看透这5句话,也许会让你多一份豁达和坚定。

年过三十,人生半坡。

让我们越过山丘,继续决胜在千里之外,看到远方是什么。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