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送女儿去学校,到校门口我才发现忘带了2件东西:口罩和体温检测表格。

没事儿,和检查老师说一声就好。我轻描淡写地跟女儿说。

一个不敢犯错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能行吗,唉,我都拿出来放门口了。女儿很犹豫,也很自责。

当然行的,谁没忘点东西啊,别怕!过去说。

我继续强调,我就在这看着你,不行我就去和老师说一声。

于是,我就在不远处看着她过去。

此时,同样的事情也正在上演,毕竟忘记东西的,不止我女儿一个人。

正因如此,我看到了不同的态度——

① 斥责型:一个男孩被“凶”哭了,妈妈大声训斥着他“粗心、猪脑子、干啥都记不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② 回避型:一位父亲冲女儿嘟囔了句“我不管!你爱咋咋,随便吧!”便扬长而去,留下小女孩眼巴巴望着门卫。

③ 讨好型:有个奶奶领着孩子走到老师跟前,满脸堆笑、频频点头、弯腰,时不时推搡着孩子,老师更神气了,语重心长教导着。

事实上,忘带记录表的的孩子,处理结果很简单:重新测体温、填表格、批评几声就可以了,只不过有的老师批评时间短,有的批评时间长而已。

女儿进校园时,还回头冲我做了个鬼脸,我回馈了一个剪刀手,就此别过。

我内心却很不平静。

回到工作室后,我脑海第一个浮现的是:孩子们做错了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那么,他们想这样么? 意识上绝对不想,但在潜意识里,他们实践了一次弗洛伊德的著名理论:“失误动作”——他们遗忘了。

于是这就违反了弗洛伊德的另一个理论:“超我”——也就是突破了社会标准下的规则、制度等。

世人称这种突破 为“犯错”,我称之为“渴望”。

渴望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我犯错以后,是被允许的。”

不管你对这种渴望评价如何,但我旗帜鲜明阐述我的态度:我允许!而我也相信多数人都是允许的,这类家长我称为“陪伴支持型家长”在这里必须表扬一下这些人和我自己,面对错误时:

第一,我绝对不斥责女儿,并传递“这没什么”。

第二,让她勇敢面对“结果”,而我在不远处陪伴,若她需要,我随时过去。

第三,让事情完整结束,比如她的鬼脸与我的剪刀手。

第四,放学后绝不主动提及此事,若孩子提出来,我会充分和她交流。

面对孩子犯错,我的态度就这么简单。那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与我不同呢?

那是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而孩子只不过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有人会说,这都是小事,若你家孩子杀人放火你也允许吗?

我不说你这是抬扛,我只想告诉你一个事实:杀人放火的大多数,往往都是“不被允许”造成的,而不是“被允许”造成的。

故此,“迟到”、“早退”、“拖延”、“闯红灯”、“不吃肉”,这些都不是小事,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大事件”,严格来说,他们和杀人放火是一样的。

前几天,我去给一些新手咨询师督导,告诉他们:

设置(简单来说,就是在咨询中,关于咨询的一些约定,比如时间、频率、付费等规则的约定)的意义,在于来访者突破设置后,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是你被设置框住了心,更不是对方违反设置后,你就要杀死他们,而是在“允许”的大背景下,充分讨论“来访突破设置”后的意义。

因为每个突破设置的背后,都有这个人独特的气质。

换句话说,一个人“犯错”是给了你对待他的机会,给了你了解他的机会,也给了你理解自己的机会。 再次重申:这是个“机会”,不是“错误”。

而“犯错”背后的渴望,有以下四点:

第一,吸引关注。

一个顺从的孩子除了成为谈资外,很少让你印象深刻。只有他打翻了番茄酱、摔碎了铅笔盒、被老师点名的时候,才会引起注意。

就像单位开会,印象深刻的通常不是早来的,也不是卡点的,而是迟到、早退的那个。

让你知道“我是存在的,我要用这样的方式让你记住我”伤感的是反面:因为我太不被关注了。

被忽视、被遗忘的孩子,会用一种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关注他,成年人也一样。

第二,体验惩罚。 犯错的意义不在犯错本身,而在于潜意识要体验“犯错以后的惩罚”。

孩子打碎杯子,就会被斥责;孩子逃课,就会被施压。 这就是潜意识的关注,尽管是以“不友好”来关注。客体关系学派认为:糟糕的关系也要比没关系强。

此刻孩子体验到了2种感受:

第一被关注;第二被不友好对待。

他们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综合起来的感受就是“尽管我很难受,至少你还在乎我”。 我们通常称这样的人为:“被动型攻击者”或“受虐型人格”。

因为犯了错,所以就要收到惩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三,矫正体验。

我深信,没有任何人生来是为了被攻击的、被虐待的,而是希望扭转这个体验,只不过浓度太高,别人给不到而已。

这就是犯错的第三个渴望:做自己。

翻译过来就是“我宁愿冒着被指责、被攻击的风险,依然坚持做我自己”。

可以说,大多数的犯错都是反抗权威,都是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

哪怕这声音在高压控制下如此微弱,但对当事人而言,就是一束光。

第四,被接纳。 一个人,怎么才能不用犯错的方式得到爱,不用痛苦的方式做自己呢?

答案是:不犯错也是被关注、被爱的。

阻挡渴望的永远都是恐惧,恐惧来自以往经验和先天特质。

那么,满足渴望的途径只有一条:找出恐惧点,并摘除它。

这就是理想化父母、理想化咨询师要做的事情。我接纳你的错,无论你顺从还是反抗我都允许,而不是贬低和打压,继而你才不会用“犯错”的方式获取爱。

那些绝不被允许的人,才会以杀人放火反社会的高浓度形式表达。 被接纳、被爱,是喜欢犯错之人的终极渴望。

我必须鼓励那些“乖乖女”、“顺从男”们,去勇敢犯错吧。 要么5岁时这样做了,要么15岁时这样做了,如若不然,你现在35、45、甚至75岁,必须要这么做,除非你向命运认怂了。

因为,年龄越大的叛逆,感觉越爽,但同时副作用也越大。

这些副作用包括:

① 愧疚感:我伤害了别人、我给别人添麻烦了。

② 羞耻感:不是我做的事不好,而是我这个人不好,我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垃圾一般的存在。lz16.cn

③ 被边缘化:我和现在的年龄不符,和多数人不同,大家都在看孩子忙家务忍辱负重,我居然还想恋爱、还想写诗,居然还想浪迹天涯去叛逆,这怎么可以呢?

但请不要忘记,心灵成长路上无老少之分,更无高低贵贱之分,此生没叛逆的人,不配谈成功。 如果实在做不到,实在无法面对以上副作用,就让你的思想做到吧,可以不行动,但要让思想去行动。

你脑海中闪过任何“邪恶”的念头都是有价值的,你的思想可以去“出轨”、去“叛逆”、去“复仇”……而你的良心要允许。

若还做不到,麻烦你别在孩子做到时,拼命地压制他。

打破“顺从的代际传承”,需要有个人站出来说“不”。

也许,在你们家族中,这个人就是你。 孙悟空、哪吒之所以被人喜爱,正是因为叛逆和犯错。 必须要经过大闹龙宫、砸碎天庭,才可以踏上漫漫取经路,最终摘掉被强加的紧箍咒,成为“斗战胜佛”。

佛祖有云:“人人皆可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有个可喜的结果告诉你: 突破设置、犯错误被大量允许以后,你自然建立起心中的设置与规则,而那才是真实的,而非任何人强加给你的。

正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所言:对我来说,有创造力的活着,就是始终没有因为顺从或对入侵的世界做出反应,而被杀死或湮灭;一直都以新鲜的眼光看待所有事情。

某种程度上,这里的“对入侵的世界做出反应”,指的就是要反抗、要突破,有时候这些对于世俗而言,却是某种“犯错”。

所以人活着,就要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点看法,有点批判思维,有点属于自己的思考,而非成为乌合之众。我把此称之为“独立人格的独立思考”。

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创造力。 没有创造力的人生,一定没有前途。

文|冰千里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