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犯错,常思己过。
近日,看到一篇写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文章。文章中讲到,有次季老受邀出去讲课,临出门前突然想起君子兰没浇水,便嘱咐保姆帮着浇水。没想到,等他外出回来时,却发现君子兰死了。
仔细追问才知道,保姆给君子兰浇完水后,看到阳光晴好,特意把君子兰费力地搬到太阳底下。
好让它晒晒太阳,却不知道,君子兰最怕高温。
看到季羡林为此难过,保姆有些手足无措。恰好季羡林的儿子季承来探望父亲,知道此事后想说保姆几句,季老却摆手为保姆开脱,还好言相劝了她一番。(励志语录网:www.lz16.cn)
季承很是不解,季老解释道:“这件事,其实确实不怪她,责任在我。
他人犯错,常有己过。
我明明知道阿姨不懂得怎样照顾君子兰,可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她,你说这是不是我的错? ”
季羡林的经典名句“他人犯错,常有己过”,说的便是遇事时的自省。
昨天在群里,东妈气坏了,说看到微信群里老师发成绩时,自己脸都绿了。
准备等晚上儿子回来把他暴揍一顿。
东妈心理不平衡,自从上初三以来。
她砸了重金,给儿子报一对一、通过各种关系给他找专业老师上小课,就是想让他考个好高中。
结果,成绩还是这么差。
我问她,你只知道给他报班,知道他的学习状况吗?
了解过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么?分数只是表面,但内在的很多因素你问过么?
发脾气后,孩子分数能提高么?能立刻扭转学习态度么?
东妈不服气地拿姐姐家的孩子说事,我姐家的孩子,父母也没管过,为啥就什么都行?
我笑,孩子都没有拿你跟别的父母比,你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孩子跟孩子比?
与其回家大骂一顿,不如跟孩子好好分析下试卷,研究一下对策。
家长发火,只是无能的表现。
都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与其指责孩子,不如拿着孩子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先领了自己的错。
早年间,我认得一个姐姐叫武静。她大我若干岁,家庭和睦,夫妻关系极好。
她曾跟一众女友分享过幸福经验,就是“凡事先认错”。
她的口头禅是:“都怪我,如果我想的周到一些,事情就完全不同。”
“对不起,我错了,是我大意了。”
“抱歉,是我的错,是我误会了。”
这套幸福神功另一位女友无论如何也学不来,她的口头禅完全相反:
“都是因为你,事情才闹到这种地步!”
“都是你干的好事,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啊,笨死了!”
俩人的生活自然是千差万别。武静的话不无道理,家庭或者团队关系里,谁是圣人?
谁能保证一点错都没有,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遇事多找自己的毛病,才是一段关系好好相处的开始。
彼时,我尚未成家,对她的话一知半解。经年之后才明白,这真的是真知灼见。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其他合作关系当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遇事推诿,一味地指责埋怨,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可能会火上浇油雪上加霜,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无论遇到多么糟糕的事儿,首先你要明白,没有人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第一,冷静十分钟。
离开事发地点和当事人,先冷静十分钟,平复心情,别让情绪像头怪兽一样跑出来伤人。
第二,勇于担当。
找到事情变糟的根源,先反省自己,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再积极想办法补救。
争取把损害降到最低。
第三,总结经验。事情过后,反思内省,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凡事先认错”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不畏人言,不怕丢面,懂得妥协,知道让步,最终不仅能尝到团队和谐事业成功的甜蜜,也会收获家和万事兴的幸福。学会认错,是正确的开始。它不仅代表你的气度,也代表你的胸怀。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