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的故事,是从一个女人寻求公正开始的。女主角 Mildred 因为“七个月前女儿被强奸致死但罪犯依旧逍遥法外”只好租下了巨型广告牌向警局施压,想以此寻回公正。

一个人的修养,看他愤怒时候的样子 – 观影《三块广告牌》

这三块广告牌上写着:女儿惨遭奸杀;罪犯仍逍遥法外;怎么搞的/怎么会的,威洛比警长?

但这三块巨型广告牌后来变成了一系列“报复”与“反报复”行为的导火索,让故事一步一步滑向人性的深渊。电影里的每个人似乎都被架在“愤怒”的炙火上烤,除了那个逍遥法外的强奸犯。

这场人性的斗争中其实并没有坏人,触发每个人行动的动机都是为了维护内心的公正和秩序而进行的报复行动,却让整个事件离公正和秩序越来越远。

血红色的广告牌下,愤怒和报复不断喷涌

女主Mildred 的愤怒令她登出巨型广告牌,原本只是为了向警局施压,控诉警方办案无能,但她却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 Willoughby 。

但恰好,警长Willoughby是个镇上公认的“好警察”,更糟糕的是:他刚被确诊患胰腺癌不久。

虽然镇上的人都同情女主 Mildred 痛失女儿,却对她针对警察局局长个人的“报复”行为感到愤怒,他们觉得一个将死之人,并且还是一个好人,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对待。

于是他们用报复的方式,发泄了自己的愤怒:

牙医为女主拔牙故意不上麻药,女主儿子的同学向她的车扔牛奶罐.......

这些行为又一一被强硬的女主角反击回去,在女儿被奸杀却无法抓获凶手之后,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回报论主义者:相信“以暴制暴”是保证公正的唯一方法,宽恕会削弱公正。

“报复”的信念使她回击一切针对她所造成的不公,愤怒支撑她在这一场斗争中活下去。

而警长在病痛之后选择了自杀,在留给女主的遗书里也说到:“虽然和我的死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肯定,镇上的每个人都会觉得我的死和广告牌有关……”

这预言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因为警长的去世,女主和镇上的人彻底激发矛盾。

在她载儿子去学校的路上,镇上的人朝她扔了鸡蛋,而愤怒的她不顾儿子的劝阻,下车踢伤了那个人。这和去年年底引发舆论热点的“江歌案”很像。

无论从痛失女儿的江妈妈,到承受舆论攻击的刘鑫,再到网络上的看客,每个人内心都有公正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维护道德秩序的需要,公众的愤怒投射在公共事件上就变成了网络暴力。

电影中最愤怒的大概要数警长助手Dixon。

发现三块巨型广告牌登出的广告之后,他处处给女主找茬,甚至通过逮捕她的朋友来威胁她撤掉广告牌;得知警长Willoughby自杀后,愤怒和报复心理让他将三块广告牌的广告商暴打一顿并扔下了楼。

最后,在愤怒和报复的循环中,奸杀案未破,人身伤害和舆论暴露不断,警长助手Dixon也被解雇了。这场灼热的闹剧不断地沸腾,所有被怒气卷入的人们,都难以自我保全,伤痕累累。

盛怒之下的和解

如果没有“愤怒”和复仇,这个故事将不复存在;但如果只有“愤怒”和复仇,这个故事也不能走得更远。电影展现的正是这种人性的复杂之处,也是它发人深省的地方。

但凡生物天性都会对危害自身或者种族生存的攻击进行反攻,这是一种自保性和防御机制,起到自我保护和威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自保性,人类大概不复存在。

报复的根源在人在客观或者心理上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进而采取攻击来释放愤怒和恨意的行为。

这样的行动有时可以促进法律的完善,但也可能正如电影所呈现的一样,带来更多的不公。

那究竟愤怒和报复之间,有没有扭转的余地呢?

在警长留给助手Dixon的信中,他说到:

“我觉得你拥有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警察的潜质,杰森,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打从内心来讲,你是个正直的人。不过,确实觉得你太易怒了。

我知道这都归因于你父亲的去世,你不得不全身心去照顾你的妈妈。可是,只要你把这么多愤怒都深深埋入心底,我觉得你无法成为那个我所知道的,也是你想成为的好警察。”

在 Dixon 深夜回警局取这封信并且读到的时候,恰逢女主为了报复广告牌被烧而纵火焚烧警察局。

Dixon 受到警长遗书启发和顿悟的时刻。

最后他在冲出火海被烧伤的同时,将女主Mildred女儿遭奸杀的案底一起救了出来。

在火海里读信这个场景是一个完美的暗喻,就像人在愤怒和报复中所得到的:人会被愤怒和报复的烈火灼伤,但同时也会在这种人性的炙烤中有所顿悟。

愤怒后可能让人走向报复,也可能让人看到对立的人,走向和解。

假若惩罚以个人报复为背景,那么惩罚往往便永无终结之日。

反思那一刻,报复才可以终止

在复仇心理学研究中,David Chester 和 Nathan DeWall监测了实验对象的大脑内部形态。

他们发现,那些能够抑制自己实施报复的人大脑外侧额叶皮层被激活,这一区域对推理和抑制冲动行为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会注定沦为复仇欲望的奴隶。

人类已经进化出了这个非常复杂的前额叶皮层,来抑制冲动行为,从而引导大脑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成果。不管我们意识到这点与否,我们都拥有希望。”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具备反思的能力。

电影将近结束时,Mildred和Dixon的和解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愤怒的助理是在读了警长给他写的信之后变得不一样的:“因为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内心的平静才能拥有思想。杰森,有时候你需要有思想才能侦察到一些东西。

这大概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了。

你可以连枪都不需要,但你绝对是不需要仇恨的。

仇恨从来就无法解决问题,但是内心的平静可以,思想也可以。

试一试吧。试着做出一点改变。”

这封信改变了Dixon的人生轨迹。

女主Mildred也因为前夫女朋友的一句“愤怒会招致更大的愤怒”而对自己的一直来的信念和行为产生了动摇。还有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寻求报复的人只能得到一时的愉悦。

“和很多事情一样,报复的愉快总是短暂的。

它带来的是一种看似上瘾的循环,然后你的自我感受比刚开始报复时要糟糕得多。”

这个过程帮助我们释放了愤怒,但毫无疑问,我们必然也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对于具备反思能力的人类来说, “报复”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

让我们知道“报复”也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电影的结尾是一个神来之笔:Mildred和Dixon因为找不到真凶的愤怒又踏上了“报复”之路:带上枪,开车一起去找另一起强奸案的罪犯。

在车上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Mildred:Dixon?

Dixon:怎么了?

Mildred:这事你确定吗?

Dixon:杀了那个人?

Mildred 点点头

Dixon:不太确定。你呢?

Mildred:不太确定。我想咱们可以路上再决定。

两人微笑对视。

电影结尾里,最愤怒最喜欢“以暴制暴”的两个人,无法克制那种本能的冲动和思维的惯性,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最终他们有没有开枪,但他们终于开始反思。

曾经确凿无疑的东西开始松动,确定的事开始变得不那么确定。

而这恰恰,就是人性黑暗的缝隙里照进来的光。

文/肖璐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