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卡夫卡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一生并非春风得意,也并非穷困潦倒;并非一帆风顺,也并非颠肺流离;并未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也并非有过怎样惊世骇俗的行为壮举。
也有人说,他并不普通。在卡夫卡并不长的一生里,我们会发现,他的内心就好像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痛苦和磨难、孤独和愤懑的世界。
曾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自己的一生:“我走过的三十八载旅程,包含着辛酸,充满着痛苦。”
1883年,卡夫卡生于奥匈帝国也就是今天的奥地利,他出生的城市就是奥地利的首府布拉格。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犹太商人,作为家中长子,卡夫卡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
卡夫卡从小就爱好文学和戏剧,18岁考入布拉格大学以后,他先后学习了化学、文学和法律,并且还获得了法律博士学位。毕业后,卡夫卡顺利的在保险公司找到工作。
这样看来卡夫卡的一生的确是顺风顺水,那他的人生又为何被后人称为“辛酸”的一生呢?
原来,卡夫卡虽然家庭富裕,但他的父亲性格暴躁且刚愎自用,在两位弟弟相继夭折之后,卡夫卡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经常受到父亲的言语攻击,而他的母亲又天生懦弱,多愁善感。
根本无法为卡夫卡提供关爱。www.lz16.cn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卡夫卡形成了沉默寡言,阴郁矛盾的性格。
不仅是家庭原因,种族原因也是卡夫卡始终矛盾孤独的原因。卡夫卡诞生的国家奥匈帝国,它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共主邦联国家”。
之所以称它为“二元制国家”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由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的联盟。
正是因为奥匈帝国特殊的国家性质,所以在这个国家里有着多个种族,多种文化,而当这些种族和文化忽然交织在一起时,它们也必定会产生激烈的碰撞。
在当时那种社会情况下,作为一名犹太人,卡夫卡是不被允许信仰基督教,可是他本身又对犹太教持有异议;他从小到大学习的都是德语,结果他却算不上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捷克人;
作为捷克人,他又是奥匈帝国的臣民;
犹太民族、斯拉夫民族、德意志民族的成分混杂在卡夫卡的身上。
这使得他总是缺乏归属感,卡夫卡也曾说过,觉得自己莫名其妙的流浪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
和他的二元国家一样,卡夫卡的内心也是一个二元世界。
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银行白领,却算不上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却又算不上劳动者;
作为一个职员,他认为自己是个作家;
可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却又做着其它的工作,无法专心致志的投入写作。
伴随卡夫卡一生的无归属感、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成了他充满矛盾性、二重性的性格衍生品。
卡夫卡的一生都充满孤独,而他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姻的经历,也是他与孤独对抗失败的表现。然而这份孤独却在他的作品焕发着令人感动的光芒。卡夫卡曾向他的好友说过他乐于写作的原因。
他说自己的心中有太多的话,如果不通过写作发泄出来,这一切就会冲破他的胸膛。
卡夫卡不仅仅是将写作当成一种爱好。
他更把写作当做一种派遣情绪的工具,一种维持自己生存的形式和人生的最大追求。
卡夫卡只活了四十一岁,他至死也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的作家,他的作品不算多,但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在卡夫卡死后却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卡夫卡的作品大多都是寓言或半寓言式的作品。他的作品从不进行说教或者传达一种道德训诫,而是以非理性、超时空的形式表达一个现代人对现代社会诸现象的观察、感受、表述乃至批判。
就像他最为出名的小说《变形计》一样,它的故事情节本身就是半寓言式的。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有一种分裂的感觉。明明知道人是不可能变成甲虫的,但看到卡夫卡的文字之后,又觉得实在是真实,真实到让人不敢看下去,生怕故事背后的人情的冷漠会刺痛自己。
他的作品永远就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读《变形记》的时候,我们是惊愕的:读《在流放地》的时候,我们是恐惧的;读《城堡》的时候,我们是悲哀的;
读《审判》的时候,我们又是痛苦的。
卡夫卡的作品,笔墨不多,但尽显人性的善意与冷暖;荒诞戏谑,背后却透露着无奈与悲哀。那接下来的一周我会一步步的向你们解释,卡夫卡笔下描述的到底是一个个怎样的故事。
本周的共读,我们将《变形记》分为七部分:
第一部分:《判决:父母的一声“no”结果有多可怕》
第二部分:《变形记:人的冷漠,何其悲凉?》
第三部分:《在流放地:做勇士,去勇敢突破》
第四部分:《乡村医生:人生,不过是一场救赎》
第五部分:《普罗米修斯:信仰的缺失与回归》
第六部分:《饥饿艺术家:别把他当作怪物,他只是想有人关注》
第七部分:《地洞:什么才能带给我们安全感?》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