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90岁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长子李泽钜接棒。

公告称,李嘉诚先生将于2018年5月10日举行的两家公司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本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之职务。

90岁李嘉诚宣布退休: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 麦子

此外,董事会建议并推选于长江集团服务33年之李泽钜先生于2018 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出任本公司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并续任董事总经理。

李嘉诚出身平民,少年时逃难香港,历经战乱,十几岁便挑起全家经济重担。

十点读书

之后勤勉工作,在成为华人首富的同时,捐出数十亿投身慈善,是当之无愧的华人典范。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八,但当年他罕见缺席公司的中期业绩记者会,让外界猜测其退休计划已提上日程。五年之后,传言成真。

90岁李嘉诚宣布退休: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 麦子

尽管已经宣布退休,最让人难忘的还是他的那间办公室。

那是一间没有奖杯、照片,没有音响、电视,甚至连一本书籍都没有的房间。

直入眼帘的是六部电话,一幅书法。

内容是清代儒将左宗棠所题: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从中看得出这位华人首富所欣赏的一种人生状态。在过去几年,李嘉诚的投资逻辑很好地诠释了一句话:“大中华区仿若一个商业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而城里的人却想逃出来。”

作为一代“香港梦”的代表,李嘉诚的投资重心在不断西移,李氏家族流露出越来越浓厚的“欧洲情结”。“我1940年到香港,对这片土地有特别的感情,我绝对不会从香港撤资,我说话很少那么坚定”。

这是李嘉诚在2012年中期业绩会上的表白,但李家的投资脉络却似乎在讲述另外一个故事。

有经济学家认为,香港市场逐渐饱和,且不乏来自内地和海外的竞争者,由于过度竞争、人工和用地成本飙升等原因,导致零售、电讯业务盈利增长缓慢。

而欧洲经济低迷,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因此李嘉诚早就看准了欧洲市场,逐渐将投资重心西移。

早在2010年,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斥资58亿英镑买下了英国电网业务。

不到一年之后,再次出手,花费24.1亿英镑收购了英国水务公司。

又等了10个月,李泽钜高调出击,以6.45亿英镑收购英国配气网络WWU。

三项业务的企业价值超过125亿英镑。

短短24个月,长江集团就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历史投资总额超过300亿英镑。

单单在基建方面,长江集团就为英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配气服务,它旗下的英国电网掌握英国30%的电力供应。英国水务公司则为超过7%的英国人提供食水。

世界上的巨富之人有很多,但很少有人像李嘉诚这样,能够触及如此宽幅的商业领域,从香港的超级市场,到加拿大的油田、巴拿马的码头,你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李嘉诚特别重视的投资哲学有两种:

第一,他特别看重人的自律,也就是超强的意志,如果发现钱赚到哪会有风险。

他懂得马上勒住,适时止损。

第二,就是他对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的财富的哲学里,经营固然重要,但是投资更重要。他对经营从来不会谈恋爱,他更看重手里的钱要货如轮转,不停滚动。

有人说李嘉诚的领导风格非常有特点,堪称中西合璧。

因为西方的领导风格是:一匹狼带着一群狼,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羊可能会被后面狼吃掉;而中国的领导风格更多的是一匹狼带着一群羊,有的时候狼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然后让这些羊都跟不上。

但李嘉诚很好的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关于李嘉诚,还有一个故事流传的很广:据说有一次李嘉诚下车,他上衣口袋里一枚两元硬币掉进了车底。李嘉诚蹲下去找硬币,旁边的值班人员捡到,马上帮他拾了起来,李嘉诚收回两元硬币,又给值班人员100元作为感谢。很多人不解,用100元换回两元。

李嘉诚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该两元,让它滚到坑渠,该两元便会在世上消失。

而100元给了值班,值班便可将钱用去。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这件小事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李嘉诚的理财哲学。

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安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小学校长,祖父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李家逃难来到香港。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李嘉诚的父亲在那年秋天身故,李嘉诚不得不辍学就业,挑起家庭重担。

他先后做过修表工、售货员、推销员。

19岁就成了一家玩具公司的总经理,商业天资在这时就已经显现。1950年,李嘉诚在香港以7000美元成立长江塑胶厂,参与当时最重要的出售商品之一——塑胶花贩卖。

那个时候,他每个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16个小时。晚上还要自修,提高学问。

1958年,李嘉诚的工厂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港币,塑胶花让他拿到了第一桶金。

也就是在同一年,李嘉诚的商业版图拓展到了地产行业。

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实业,并于1972年以每股3元发行4200万股上市。

第一天已较上市价上升几成,成为当时的“地产虎将”之一。

1979年,李嘉诚用6.39亿买入英资第二大洋行,市值约60亿港元的和记黄埔的22.4%的股权,在一年内更增持至40%,成功控制和记黄埔。此时的长和集团,几乎是富可敌国。

1987年,他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的股权,并首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1989年,李嘉诚开始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成为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最大投资者。

近几年,李嘉诚的投资重心西移,更能看出他独到的商业眼光。在世界都在唱衰欧洲经济的时候,李嘉诚带着钱投资欧洲,很大程度上,是他看通了西方经济并不是真正的走向衰落。

而是遵循一个循环,就像摩天轮一样,现在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候。

“克勤克俭,不求奢华”是李嘉诚送给两个儿子的话。

“我的两个儿子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带他们到公司,看我们开会,他们安坐在一旁。

我的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目的是让他们知道,你看看做生意并非那么简单,要花多少心血,需要多少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件事”。

与许多港澳富豪妻妾成群不同,李嘉诚一生只爱一个女人——他的妻子庄月明。作为表兄妹,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庄月明在李嘉诚还是穷小子的时候,不顾门第悬殊,毅然嫁给了他。

但1990年,年仅58岁的庄月明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李嘉诚才60出头。

身体硬朗,精神奕奕,又是富豪,身边不乏主动示爱的美女,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从无续弦。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嘉诚就大规模投身公益事业,至今捐款多达数十亿港币。

李嘉诚出生的潮汕地区,走出了像不久前去世的饶宗颐先生那样的“一代通儒”。

还走出一批敢闯荡、善经商的“潮汕帮”李嘉诚也是其中之一。

深圳“蛇口工业区之父”袁庚曾提到,1981年有13位香港企业家到蛇口参观。

期间他们提出能否入股,共同参与蛇口开发,被他以“不敢连累各位”为由拒绝了。晚年袁庚回忆此事,遗憾地说:“如果当时把这一批人搞进来的话,蛇口早就大变样了”当时代表港商向袁庚提出这一大胆设想的,就是这批人当中最年轻的李嘉诚。

1978年秋,包括李嘉诚在内的一批港澳实业家,应国务院之邀前往北京参观国庆观礼。

接着又到武汉、广州等地参观,阔别家乡近40年后,重新踏上故土的李嘉诚在返回香港后不久,便写信给家乡潮安的当局,表明“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在得知县政府缺钱安置返城知青。

导致许多人只能住在街道的简易竹棚里后,李嘉诚当即为潮安捐建了14座民房。

1979年,汕头开始酝酿创办经济特区,但当时整个潮汕地区连一家大学也没有,为了培养特区急需的人才,1980年李嘉诚经由朋友牵线,承诺以个人的名义,捐赠三千万港元建立汕头大学。

尽管李嘉诚在香港创办的公司在1982年时曾受到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他对汕大的投入仍是随着工程的展开而不断增加,到1989年已投资5.7亿港元,到了2001年投资额更达到了18亿港元。

除了资金投入以外,李嘉诚还曾于1986年4月,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希望国家给予汕头大学更多的自主权,通过实施教育改革吸引师资人才,两个月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嘉诚时。

当面对他表示了支持和感谢。

李嘉诚对邓小平说,“办汕头大学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发展教育事业对于促进祖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我愿意为此而努力”。豪门分家从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富二代的个性和能力,与家族事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如何匹配等问题,许多家族一直在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早在2012年5月,李嘉诚就公布了分家计划,长子李泽钜将持有家族信托三分之二的权益,全面接管长和系;而次子李泽楷将持有数倍于资产的现金支持,发展新事业。

而对于“李嘉诚慈善基金”日后的发展与管理,将由李泽钜担任主席,李泽楷负责管理。对于这一安排,长子李泽钜的回应是:“对于爸爸的安排,我们永远都ok”。

这一涉及数千亿港元家产的划分,被视为华人富豪家庭分产的范本。

这一方案一经公布,就被外界赞叹富有智慧:家族企业没有因为分家而被削弱,家庭也没有因为李嘉诚厚此薄彼而陷于不和。同时,李嘉诚计划协助李泽楷收购的目标公司将会是新业务,与目前长和公司的业务无关。因此,两名儿子的业务不同,也不存在利益冲突。

而公布分产方案的时间也选择的非常适当: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时候,正是准备现金大举收购优质创新资产的最佳时间。宣布消息既提振市场信心,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李嘉诚的智慧更体现在对家族信托的安排上,为家族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李嘉诚曾多次参与注资信托基金。

在2010年,李嘉诚更是将7866.8万股长实股份赠予家族信托。

因而令信托的持股量由37.04%增至40.43%。

有分析师认为,这一安排正是考虑了信托基金在遗产税、家庭成员生活保障、风险隔离、隐藏财富、分配机制等方面的诸多好处,是对豪门家族破解“富不过三代“的一种防范措施。

今天下午的公告宣布,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将接棒父亲,续任董事总经理。

外界观察李泽钜沉稳有余,开拓不足,而次子李泽楷冲劲十足,却不擅守。或许兄弟二人都没有把父亲李嘉诚在商业上无与伦比的天赋很好继承下来。(励志语录网:www.lz16.cn)

在这个角度上,真正困扰李嘉诚的,从来不是分产,而是继产。

因此可以预见,即便是退休了,李嘉诚多半也会退而不休,继续为更多人和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因为有些人,能够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答案早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

这跟财富,跟荣誉统统无关,那里面有他们要带去天堂的爱和信仰。

背景音乐-《一个人的时光》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